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知识3-湖南文理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我校基本情况

1. 历史沿革

湖南文理学院是一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于1958年创办的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原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常德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常德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2003年更为现名,先后汇集了湖南农学院常德分院、常德教育学院、常德市城乡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常德艺术学校,至今已有66年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学校2016年被确定为国家产教融合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2017年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被确认为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2018年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湖南省平安建设示范校”“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等。2020年起,学校调入湖南省本科一批录取高校。

2. 现任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龙献忠

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宇文

3. 校训和校风

校训:博学弘文、明理求真

校风:尚善尚知尚行、爱国爱校爱人

4. 办学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辅以非学历教育的职业技术培训和高等继续教育,以及企事业单位订单式委托培养,推进国际合作办学与联合培养。

学科专业发展定位:按照优先发展农科、加快发展理科、持续发展文科、优化发展工科、积极发展医科的学科建设发展思路,瞄准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建设和培育有较大影响力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湘西北,面向湖南,辐射全国,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5. 办学特色

第四次党代会明确了打造师范教育农科办学特色。

学校坚守师范教育66年,已累计培养8万余名基础教育骨干教师,被誉为湘西北教师摇篮地15个师范类专业中有国家一流专业5个、省一流专业8个,在校师范生占比37.52%。毕业生中涌现了二十大党代表朱金凤、支教楷模侯长亮、中国好人朱天鹏等大批优秀教师典型,常德市中小学校长和教学骨干大多毕业于我校,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获得者74.63%为我校毕业生。乡村教师培养及相关研究,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和教育部领导肯定,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入选国家新文科、省教育评价改革项目。牵头编写《中国教育扶贫报告》湖南篇章,获突出贡献奖

学校农科源起1975年湖南农学院常德分院,累计培养近7000名农业农村骨干,获批国家星火计划重点等国家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励50余项,建成国家和省部级平台24个。农科类人才培养及相关研究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入选省新农科项目。选派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和科创助理,服务当地农业绿色发展,多次获评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多人获评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相关事迹入选科技部典型案例。牵头编写《中国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报告》湖南篇章,再获突出贡献奖

6. 我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十四五期间,学校明确了一二三四五六发展规划:

实现一个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

立足两大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聚焦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关键环节,着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人才队伍支撑。大力实施学科强校战略,按照优先发展农科、加快发展理科、持续发展文科、优化发展工科、积极发展医科的思路,调整学科发展方式,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强校之基。

实现三大突破: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突破,标志性教学科研成果突破,医学专业设置突破。

坚持四大发展:坚持转型发展,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服务社会需求;坚持内涵发展,深化改革、完善治理,提升办学实力;坚持特色发展,明确方向、打造一流,建设学科高峰;坚持开放发展,多方合作、汇聚资源,激发办学活力。

实施五大工程:党建引领工程,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工程,师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师生幸福感提质工程。

建设六个文理:示范文理,活力文理,一流文理,卓越文理,开放文理,幸福文理。

7. 我校现有多少学院、多少专业?

18个教学院、1个独立学院,66个专业(含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其中59个招生专业。

8. 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情况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

9. 一流课程建设情况

建成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各1门;立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68门;立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思政金课”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

10. 我校近五年省级以上教学成果获奖情况如何?

5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

11. 办学资源情况

学校办学资源丰富。占地面积20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8.33万余㎡,教学用房面积29.75万余㎡,实验室面积15.25万余㎡,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8亿元。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9700平方米,阅览座位数4588个,馆藏纸质图书256万册、生均115.78册,电子读物226万余种,其中电子期刊1.2万余种;数据库共计74个,其中中文数据库58个,外文数据库16个。

12.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1575人,其中,专任教师1262人,教授149人、博士470人,拥有国家杰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芙蓉学者等省部级人才工程人选120余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和科研团队10个,拥有国家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湖南省教指委副主任委员2人。

13. 平台基地情况

学校平台基地数量充足。获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鱼类健康养殖分中心等7个国家级教学和科研平台,拥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水产高效健康生产”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水生动物重要疫病分子免疫技术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水产生物资源与环境生态4个省工程研究中心、环洞庭湖区域发展8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以及湖南省知识产权中心、省级示范实验室等其他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平台近100个。

14. 科学研究情况

学校科研水平稳步提升。近5年来,先后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00余篇,其中SCISSCIEICSSCICSCD收录近1200篇;先后出版学术著作300余部,其中国家级出版社出版105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技成果奖28项,其中国际铂金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中国发明创业奖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授权发明、软件制作专利等1500余件。坚持校地校企合作,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教授博士沅澧行品牌效应不断凸显,为200多家本土企业上门送技术、送服务,开创了高校服务地方新模式。先后与地方政府以及中车汽车集团等500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广泛合作,接受委托项目1000余项,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

15. 党建工作

学校党建工作亮点纷呈。培育创建了国家级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1个;省级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6个;落实中央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求,成立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持续26年扎根基层宣讲。学校党委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牵头完成了《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20-2021)》(湖南卷)蓝皮书和《中国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报告(2022)》(湖南卷)蓝皮书编写工作,并获突出贡献奖

16. 国际合作情况

学校国际合作不断拓展。先后与美、英、德、澳、波兰、日本、韩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2所大学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师生交流、教学和科研合作,并分别与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韦布洛分校、韩国牧园大学举办3个本科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我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已招收来自35个国家的400余名留学生。

17. 毕业生就业情况

学校2021-2023届毕业生就业的去向落实率分别为:89.86%89.40%88.48%;毕业生对就业创业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3.77%97.85%85.56%;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满意度均为100%

学校先后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多次被评为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学校改革经验《湖南文理学院:培养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入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主编的《教育体制改革简报》,上升为国家经验。

 (转载自湖南文理学院微信公众号)